除夕那天为什么要守岁 除夕的传统习俗有哪些

更新时间:2024-12-23 17:03:39

守岁,又称照虚耗、熬年、熬夜,是汉族民间除夕夜的传统习俗。这一习俗源远流长,可追溯至汉代,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那么,除夕那天为什么要守岁呢?

除夕那天为什么要守岁 除夕的传统习俗有哪些

一、除夕那天为什么要守岁

1、迎接灶王奶奶

传说,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偷偷地爱上了一个给人家烧火做饭的穷小伙子。玉皇知道后十分恼怒,就把小女儿打下凡间跟着穷小伙子受罪。王母娘娘同情女儿,从中讲情,玉皇才勉强地给穷小伙封了个“灶王的职位”。穷小伙成了家家户户的“灶王爷”,玉皇的小女儿自然就成了“灶王奶奶”。

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,就常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,从天上带些吃的、喝的、穿的、用的东西回来分给贫穷的百姓们。为了让人们能过个好年,她在除夕之夜连夜赶回人间,人们守岁就是为了迎接她。

2、过年关

相传在太古时期,有一种凶猛的怪兽,散居在深山密林中,人们管它们叫“年”。它的形貌狰狞,生性凶残,专食飞禽走兽、鳞介虫豸,一天换一种口味,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,让人谈“年”色变。

后来,人们慢慢掌握了“年”的活动规律,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,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,等到鸡鸣破晓,便返回山林中去了。算准了“年”肆虐的日期,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,称作“年关”,并且想出了许多过年关的办法。

每到这一天晚上,家家户户都提前做好晚饭,熄火净灶,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,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,躲在屋里吃“年夜饭”。吃过晚饭后,谁都不敢睡觉,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,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。

二、除夕的传统习俗有哪些

1、年夜饭

年夜饭,又称年晚饭、团年饭、团圆饭等,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。在外工作、学习的人都会在除夕来临之前回老家和家人团聚。年夜饭是每年新年前的重头戏,不但菜肴丰富多彩,而且讲究很多寓意。传统上年夜饭是在除夕祭祖后才食用,吃年夜饭前先祭祖,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。年夜饭的菜肴通常有鱼,寓意“年年有余”;有年糕,寓意“年年高升”;还有饺子,寓意“更岁交子”等等。

2、守岁

守岁,又称守岁火、照岁等,由来已久。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,谓之“照虚耗”,据说如此照岁之后,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。也有一些地区将通宵守夜(熬年夜)称为守岁,即在除夕之夜,全家团聚在一起,吃过年夜饭,点起蜡烛或油灯,围坐炉旁闲聊,通宵守夜。

3、祭祖

除夕祭祖是民间尤为重视的一项习俗。家家户户会摆上丰厚的饭菜,点燃香烛,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,以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和感念。

4、放鞭炮

传说在很久以前,有一种叫“年”的怪兽,一到除夕晚上,就会出来寻找食物,伤害人类。这种怪兽非常凶猛,没有人能够制服,但却害怕“噼里啪啦”的声音,后来人们每到过年的时候,就会燃放鞭炮,驱逐年兽。

5、压岁钱

压岁钱,也叫“压祟钱”、“压胜钱”、“压腰钱”。除夕这天晚上,吃过年夜饭后,家庭里的长辈,或者一家之主,就会给孩子们分发钱币,寓意是驱邪避灾。在古代,压岁钱是用红线串起来的铜钱,然后挂在小孩儿的胸前。到了现代,虽然也流行压岁钱,但形式有了很大不同,大家给的已经不是铜钱了,而是用红包代替。

标签:
除夕那天为什么要守岁 除夕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的相关推荐